在医护工作中,语言是我们和患者交流的最好工具。
但丁曾说过“语言作为工具,对于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骑士的重要。”的确,语言是社交的工具,是人与人交往的桥梁。随着当代护理事业的发展,护士已经不仅是医嘱的执行者及简单完成打针发药铺床的工作,还要秉承 “以人为本”的思想,更好地与病人和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安抚他们因疾病而致的焦虑和恐惧。正如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上所写“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护理人员给予安慰的不仅仅是病人,还有病人家属,而语言就是我们最好的安慰方式之一。
有这样一个故事,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有一位得了败血症的病人,在医生巡房的时候,她的妈妈哽咽地和医生说了病人天天高烧不退的情况,字里行间中无不表达着担心和盼望医生关注的殷切希望。护士钟文心在看到这位情绪崩溃的病人家属的状态很是担忧,于是就请她到了休息室,这位母亲哭着向钟文心护士说道:“孩子半夜发高烧,用药后直到凌晨四点才退烧,而且口中呢喃 ‘妈妈,我睡不了了,妈妈。’这样已经好几天了,还有希望吗?” 述说中还不停地拉起自己的外套,比划着自己的腹部,抽噎地描述着病人疼痛的部位。钟文心护士看到这位五六十岁的母亲在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可知她是多么担心自己的孩子,承受了多大的心理压力啊!并深深地理解了在医院,护士是患者和家属最好的倾听者、诉说人,同时也是最适合的!
在休息室里,钟文心静静地倾听了这位母亲的诉说,向她解释了败血症的疾病知识,并以众多败血症病人通过规范治疗而治愈的案例来宽慰她,让她得知住在医院里了,医院设备齐全,治疗规范,不用太担心的;并向她说明了她的坚强与鼓励对病人的重要意义,同时告知她护士是她们在医院里的最好帮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的一番专业且宽心之言让这位焦虑的母亲理解了女儿所患的疾病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严重,然后逐渐平息了悲伤的情绪,脚步放轻快走出了休息室。经过3天治疗后,病人的体温慢慢下来了,她妈妈脸上的乌云也随之消失了……
试想一下,倘若钟文心护士没有将这位病人家属带到休息室、没有这样详细的语言沟通,是不是这位病人家属还沉浸在自己的孩子难治疾病的悲伤中不可自拔呢?是不是她还不理解败血症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呢?是不是她还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呢?疾病并不是只关乎一个个体,还关乎整个家庭。在医院中,病人家属也是医护人员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也需要像钟文心这样的护士去在意他们、关心他们、安慰他们。
也许平时无法真切地感受到语言的力量,但语言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语言可以起到解释的作用,让他人对疾病有更好的了解;语言也可以起到激励病人的作用,让他对疾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语言还可以起到安慰病人和家属的作用,让他对病人的康复充满信心。
身为白衣天使,应感语言力量,学语言技巧和艺术。
作者:袁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