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对我来说,只是一种疾病的性质,是《疾病学》教材里面的一节内容。但又因为各种媒体和电视剧的渲染,让我对癌症充满了好奇,很想了解癌症病人他们在得知自己患癌之后到步入医院接受治疗的整个过程,以及最后面临即将离开家人时的心理感受和想法。所以当我得知我第一次进临床学习的科室是肿瘤内科时,很是开心,觉得自己一定可以学习到很多知识和获取我希望了解的信息。
在我的意识里,人类患癌的机率就像是中彩票一样是属于小概率事件,但当我到了医院以后,发现怎么这个中“奖”的机率有点大呀!我们科室的病床全住满了患癌的病人,女性特有的乳腺癌、宫颈癌,男女均可患的肺癌、胃癌、淋巴瘤、骨肉瘤,还有从确证到死亡最快的只要6个月的胰腺癌…….突然,我初进医院的兴奋劲一下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好像是一丝丝压抑和沉重感。
我们科室的患者大部分是定期到医院里做化疗的,所以很多都是老病人,可以说对病房和自己疾病的了解都胜过于我们这些学生。在我与他们的接触过程中,慢慢发现当患者在得知自己患的是恶性肿瘤后的应对态度有三类:第一种是乐观的,虽然知道自己所剩时间不多,但能正确面对并积极配合治疗和安排自己的生活,过好余下的每一天;第二种是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就浑浑融融混日子的,如一位13岁的患骨肉瘤的小男孩,当他得知医生要为他穿入一种长期进行化疗的管子时,他说的第一句话是“那我以后还能打游戏吗?”最后一种便是非常消极,觉得化疗实在是一种痛苦,每天打4,5瓶各种化疗药,还要忍受各种化疗药带来的副作用,不想再遭受此罪,常常会有放弃治疗或轻生的想法。
这三种态度中,最令人感动的肯定是第一种,我也非常推崇这样的应对态度:即使上帝关上了我所有的门,但我可以自己另开一扇窗!
在接触的这些患者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乳腺癌晚期的阿姨。
阿姨今年47岁,乳腺癌晚期,选择了化疗治疗。我第一次见到阿姨是在我们进医院的第一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正准备去熟悉病房,刚出会议室门就看见阿姨在女儿的陪同下坐着轮椅走在走廊上,见到我们时,脸上露出了轻松友好的微笑。估计是因为化疗的副作用,阿姨的头发已经基本脱完了,可依然不能掩饰阿姨的美丽,但瘦弱的躯体在宽大的病服下却显得很羸弱。那个时候我不知道阿姨是什么病,哪个床位?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癌症患者,阿姨脸上轻松自然的笑容帮我减轻了初见的紧张。
随后,我们来到治疗室,学习PICC(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维护。特别巧的是,今天要维护的恰好就是给这位阿姨。大部分癌症患者的PICC是插在胳膊上的,但这位阿姨插在了乳房。老师带我们进去跟阿姨说让我们这群见习生看看的时候,阿姨没有一点不乐意,反而很热情的答应了。倒是站在旁边的阿姨丈夫有点介意,把帘子拉的严严实实,自己站在帘子缺口的位置,能感觉到叔叔很爱阿姨。老师跟我们边操作边讲解,到结束的时候,老师说,“本想拍个PICC维护的视频,结果找到的那个病人不愿意。”阿姨笑了,“早说,让你拍我这个吧。”“你这个位置太特殊了。”“那怎么了,把脸挡上就行,我都不在乎,我以前也是学医的,做检验的,知道医学上需要这种视频,理解。”
后来跟老师去查房的时候,总会特别关注着这位阿姨,有的时候她在看报纸,有的时候在和丈夫聊天,但其实大部分时间在睡觉,丈夫守在一边,帮阿姨把头包上毛巾,因为阿姨的位置正对空调口。很多时候,一些小举动总能渗透出点滴而又温暖的爱,而这些爱,能让人感觉到这个家庭生活的积极心态。
阿姨住了一个礼拜医院完成这次化疗疗程后便出院了。后来接触到的癌症患者,却鲜有阿姨这么坦然的。
我突然想到那句,“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是为了被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但就是打不败他。”癌症患者对待疾病应该抱有海明威这种硬汉精神,即使我知道我的生活充满乌云,但我依然可以做我自己的阳光,把每一秒,每一分,每一天都过得值得回忆。
作者:裴禹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