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而守护是最深情的陪伴。
“我能做的只有陪伴在她的身边。”范爷爷饱含深情地跟我们说。
范爷爷的老伴赵奶奶1998年被确诊为脑梗,2016年又被确诊患了肺癌,为了减轻老人的痛苦,能够让老人无痛苦的、安宁的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在2018年7月中旬家人护送奶奶住进了社区安宁疗护病房。在奶奶看来,人死是必然的生理过程,她不惧怕癌症带来的死亡,但她害怕病痛的折磨,在这里,她能减少痛苦,而且有老伴在身旁,她的心也就定下了。从1998至2018,整整20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爷爷始终如一日地陪伴在老伴的身边。对于83岁的范爷爷来说,“早上是一天中最痛苦的时刻”,他在焦虑,焦虑到早上一睁开眼,就会想到奶奶的病情,想到奶奶痛苦的表情;“有时候还是会忍不住偷偷地哭”,他在害怕,害怕奶奶突然的离开,尽管他知道奶奶剩余的生命时长;“我没办法帮她,就像这样陪在她身边就好了”,他在无奈,无奈现今已无力挽回的局面,他能做的只有陪伴,这是他对奶奶最直接的鼓励;“看她就这样一直平静地睡着也挺好,毕竟不用太痛苦”,他是满足的,他只想让奶奶安详地无痛苦地离开,这就是他目前的唯一的心愿。我相信,在范爷爷的陪伴下,在中心医护人员的照顾下,范爷爷的心愿一定能实现的。
对于他们,无言的陪伴是最好的鼓励,这也是安宁疗护科的护士在收病人时的条件之―:家属必须每天要来看看病人。
“啊啊…啊,晶…晶…,……”在另一间病房,一位老人躺在床上,费力地叫着护士的名字,大半个身子已经倾斜着探出床栏,两只瘦到只有骨头的手在不停地慢速挥舞着,老人说的话中唯一能懂的就是“晶晶”二字。听到她的叫喊,晶晶护士过来握住她挥舞的双手,老人家立马紧紧反抓,那副样子就像害怕护士会跑一样,护士安抚地轻拍老人家瘦如枯枝的双手,靠近她的耳朵说“奶奶,我在这呢!你安心躺在床上休息吧,睡一会,好吗?”慢慢的,老人的手松开了一些,晶晶护士缓缓抽出手转身告诉我们要陪陪这个老人家,然后就去忙活了。但是,只过了大约10分钟左右老人就醒了,我们听到她咿呀咿呀的声音后慢慢靠近,她非常茫然的看着我们,似乎在问我们是谁?但看到我们的白色护士服好像又懂了些什么,于是就朝我们比划起来,我慢慢地握住了她的手想给她些许安抚,她立马紧紧地抓住我的手,嘴里不停的说着些什么,她的这个反应着实有点让吓到我了,而且没有想到她的手居然这么有力,抓得我大叫。看我们不懂她想表达的意思,就不断地挣扎着想坐起来,原本在身上盖着的薄薄的被子滑到了腰间,她的腰间似乎缠着一条珠链。她的双手越抓越紧,口中的话语越来越急切,动作越来越急促,还把珠链套在了我的手上,死死地摁住珠链不让任何人碰它。最后还是晶晶护士来了她才放松和安静下来。
后来我了解到,老人是基督教信徒,珠链是她的寄托;也知道了晶晶护士可以听懂老人家咿呀咿呀的话语而我们不可以,不是她有多么神通广大,而只是因为她们长期的照顾和陪伴有一种使人安心的魔力会让病人安静下来;她们了解每一个病人的故事,可以根据病人的经历猜测出病人想表达的意思。看来,在当今这个文化多元的社会,我们作为护理人员除了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外,还应有一颗真诚关爱患者的心和了解各种宗教信仰和文化,以便给予患者最需要的护理和多元文化护理及帮助。特别是安宁疗护专业的护士,在临终关怀的整个过程中和患者逝世后的护理均应尊重患者的宗教信仰和文化需要。
在人生的最后这一阶段选择到安宁疗护病房的患者,在这里住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已经和这里陪伴他们的护士、护工、医生成为了家人,在最后安详无痛苦地离开时,常常会有医务人员伤心痛哭,悲痛别离,因为日夜相处足矣让陌生人成为家人。在平常安详的日子,护士,医生,病人,就像一家人一样聊天、开玩笑、唠唠家常;生日会,节日活动,社工、家属陪伴,让临终病人的最后一段路在这里更为丰富多彩。在每个人的心里,这是一个永远不会谢幕的舞台。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而守护是最深情的陪伴。你说我听,你沉默我陪护,你笑我笑,你哭我守护……
作者:施佳颖